首页 |今日头条 |即时播报 |聚焦山西 |新闻中心 |社会新闻 |安全生产 |三农 |教育 |旅游 |交通
经济 |食品安全 |区域动态 |廉政监督 |公安交警 |图片新闻 |网事专刊 |环保 |文化 |法制 |历史
  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文化
浙江乡村观察:农村文化礼堂如何能更“香”?
点击:次      作者:安全与法制     2022-09-28 16:16:43       来源:

 近日记者去浙江杭州临安的指南村采访,村里游人如织,但走进村里的文化礼堂,却是黑灯瞎火,门可罗雀。

  这个文化礼堂规模不大,利用村里老宅修缮一新。墙上悬挂的图板介绍了本村的历史,呈现了村庄如何从农田短缺,只能靠供应粮救济的贫苦生活到修建梯田、凿山挖塘的艰苦奋斗,再到实现了依托优美自然风光,向全域旅游的转变过程。

  这里还着重介绍了当地十八碗美食,图片上的美食令人垂涎三尺,老宅的厨房也再现了村民土灶做饭的场景。

  只可惜,这些都是静态的。

  其实该村有专业文旅运营商,游客接待量也不少,如果把文化礼堂变成“十八碗”乡村土菜馆,聘请村民掌勺,为村民和游客服务,在美食体验中传播在地文化,农村文化礼堂会不会更“香”?

  事实上,浙江很多农村的红白喜事宴席,也会在当地文化礼堂举行。

  而在丽水松阳的古村落陈家铺村,因为礼堂开了一家书店爆得大名。

  松阳陈家铺,坐落于海拔850余米的悬崖,常年云雾缭绕,因村庄独特的选址与阶梯式的布局,形成了“崖居”奇观。

  很多人来陈家铺,都是为了一座悬崖上的书店——先锋书店陈家铺平民书局。

  平民书局由村民礼堂旧址改造而来,如今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之一,闻名而来的人们来到书店买书,也买当地的文创产品,或寻找最美的景色或角落拍照,或买一张明信片寄给自己或朋友,是情怀,是纪念,更是回忆。

  而当地村民,也会来书局看看书。

  作者认为,农村文化礼堂一定要在“用起来”下功夫,用起来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,打造可观可赏可体验,村民有趣有悟有感的“精神家园”,如果和文旅融合,主客共享,具有可持续的运营模式,那一定更“香”。

友情链接  
 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华网 中国网 中新网 凤凰网 山西新闻网 黄河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 央视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文明网 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国网信网 中编办 党建网 中青网 山西法治新闻网 黄河纪实新闻网